为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的重要部署,切实保持和增强党的群团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学院教职工文化自信,5月8日下午,由学院工会主办、土木工程学院承办的交院职工大讲堂的活动——《典籍中的马克思主义——解读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专题讲座在天河校区2栋101多功能会议室顺利举行。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熊嘉逸、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文风、副书记、分工会主席宗宸出席了本次活动。
本次讲座由张文风书记主持,他强调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的重要意义,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经据典、以古论今,纵论天下大事,把脉全球大局,带给人们深刻的思想启迪和精神鼓舞,彰显了大国领导人执古御今、持经达变的大视野、大气魄、大胸怀,也折射出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治国理政的深邃思考和宏大韬略。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开讲,既有政治高度,能够帮助大家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又能带领广大教职员工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张秀峰围绕“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等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开讲。“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是对明朝张居正“致理之要,惟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一语的化用,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和深厚的人民情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引用自《老子·第六十四章》,形象地论证了大事都是由小事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道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大与小、多与少、成与始的辩证思考。在讲座中,张秀峰副教授结合典故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大队插队、在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等案例,深刻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治国理政智慧。
在学院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大背景下,本次讲座通过解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所引用的古典名句,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智慧光芒,提升了学院教职工文化素养,对学院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工会工作取得成效发挥了积极作用。

|